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注册普通用户

 2016年成人高考报名火热进行中,在2016年实现自己学历和专业的提升与飞跃,给自己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赢得职场竞争中的先机!报名咨询热线: 0536-8232768 (24小时)

 您是第 位客人

 


常外“毒地”,该如何“解毒”?

4月17日,有媒体曝出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疑似受周边地块严重污染影响,导致近500名在校学生出现身体异常,个别学生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事件。报道一出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常州市政府、教育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也已作出回应,要求对该事件展开深入调查,对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零容忍”。

随着时间推移,常州“毒地”事件的影响仍在继续发酵。  

【事件回顾】

中学搬新址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 个别查出白血病

  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因为教学水平高,是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然而,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 >>>详细



常州外国语学校 网络图片

  【深度调查】

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调查

  近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事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学生体检结果为何会出现两个版本?学校选址建设的环评报告是否有瑕疵?本应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地块修复为何延期?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详细

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学校选址距"毒地"100米

  一边是7年前三座化工厂污染后的地块;一边是刚入驻不久的学校,时时闻到刺鼻的气味,两者只有一路之隔。为何学校要建在距“毒地”仅100米的地方?环评警示为何没有得到重视?自发体检与组织体检结果为何差异这么大?记者赶赴当地展开调查。 >>>详细

  学校化工污染事件追踪:修复"毒地"为何二次污染?

  连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疑似中毒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常外周边“毒地”在修复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和监管不力,发生了“二次污染”。

  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多地出现因化工企业搬迁留下的“毒地”,因监管缺位,这些地方发生“二次污染”的隐患重重。专家建议,土地修复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但目前亟需明确工程建设规范,加大修复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详细



常州外国语学校以及马路对面的“化工污染地”(4月18日摄)。新华社发

  【各方回应】

教育部:高度重视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

  教育部于4月18日表示,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由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 >>>详细

环保部:成立调查组调查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污染问题

  4月18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针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详细

常州市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零容忍”

  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曝光后,常州市委、市政府于4月17日晚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小组,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迅速展开相关工作。 >>>详细

  常州回应“学校污染”:此前学生体检大多数正常

  针对引发民众关注的江苏常州外国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18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对外通报,此前,全市8家医院接诊常外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检查指标正常,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低于一般青少年患病率。 >>>详细

  常外校长回应称“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18日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媒体的报道存在一些“硬伤”。该校校长曹慧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详细



常州外国语学校。图/常州市环保局微博

  【各方观点】

  顾骏:损害学生健康的决策必须要有人为之埋单

  对于具有公建配套性质的学校建设,法律有学位和面积的数量要求,但没有地段和地价的要求,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就钻了法律的空子,让形同“鸡肋”的污染土地“变废为宝”。 >>>详细

“不该建的学校”揭开多重伤疤

  “不该建的学校”揭开的是多重流脓的伤疤。其中第一道就是:我们到底有多重视教育?学校搬迁与新校选址,重点考虑的到底是什么?将学校搬迁到化工区,将学校建在“毒地”上,是基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基于土地财政的需要? >>>详细

  网民声音:监管装睡比学生中毒更可怕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此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网友表示:监管装睡比学生中毒更可怕。 >>>详细



今年3月,环保执法人员在常州外国语学校附近巡测。 图/常州市环保局微博

  【“解毒”追问】

  六问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

  常外“毒地”事件在舆论场上不断发酵,环保部、教育部先后发声。随着国家部委的介入,公众有理由期待该块“毒地”不再“毒”。然而,六大问题仍存疑,疑问不解,此类事件或再次发生。>>>详细

  常外毒地事件中有多少“无愧于心”

  4月18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媒体的报道存在一些“硬伤”。该校校长曹慧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上级部门在进行调查,家长在等待一个可以相信的结果,于这样的关口,该校抛出一份指向媒体报道“硬伤”的公开信,多少让人诧异。 >>>详细

  科学家们,你们为何在常州“毒地”中沉默

  采访科研处长被婉拒,因为“有行政职务在身”;采访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被拒,“以免引起麻烦”;采访中科院专家被拒,采访环保部专家也被拒,因为“问题太复杂了”……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疑似因污染土壤致病事件的采访中,多个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集体沉默,令人称奇。 >>>详细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常外“毒地”,该如何“解毒”?2016-4-22 本文被阅读 1572 次

友情链接



·校园招聘 ·人民大学预科班 ·开课吧论坛 ·中考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 ·潍坊招聘网
·鲁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潍坊教育培训网 ·潍坊保安学校 ·山东教育招考院 ·山东家教潍坊站 ·中国高教学信网
 

首页最新新闻最新公告教育新闻成考指南在线教育复习指导历年试题在线咨询在线报名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潍坊高新区渤海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百度潍坊. 中迅网络鲁ICP备16014555号-3
联系电话:0536-8232768 8711200(24小时) 传真:0536-8232768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胜利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南角泰康大厦705室
鲁ICP备案:07023207鲁公网安备 37079002000117号 2213927035  105366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