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注册普通用户

 2016年成人高考报名火热进行中,在2016年实现自己学历和专业的提升与飞跃,给自己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赢得职场竞争中的先机!报名咨询热线: 0536-8232768 (24小时)

 您是第 位客人

 


如何有质量高水平地普及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并重,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着力在局部普及攻坚,重视在全国质量提高。坚持推进普及与完善机制相结合,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高质量、高水平的普及。坚持统一要求与多样发展相结合,促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银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发展助推我国迈进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继“普九”后,我国在更高基础上的又一个教育普及目标。那么,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面临哪些难题?焦点和落脚点在哪里?“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此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银付进行了访谈。 

  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提升我国劳动力国际竞争力 

  记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基于哪些现实情况提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杨银付:我国在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包括小学和初中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九”,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100.1%,由“基本普及”提升到了“全面普及”。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之后,一方面需要继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国家也开始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在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从而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这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被提出。 

  从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体现了我国普及教育的“升级版”。它的意义在于,从“惠民生”来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满足了老百姓让自己孩子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从“促发展”来说,将不仅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而且进一步提升我国劳动力素质,提升我国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从高中阶段教育贡献方面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央决定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深化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就目前山东省和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讲,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张志勇:我国30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在加快各级各类教育普及,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我国,从教育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教育普及水平的阶段,中央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整个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对整个民族享受人类的文明生活和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至关重要,具有奠基意义。 

  一是从个人的成长来看,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进行人生规划和选择的关键期,也是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素养提升的关键期,对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对提升国民素质极为重要。二是从国民教育体系来看,高中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环节,它的改革会带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全局,往下会影响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义务教育的实现,往上会对整个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贯通具有重大意义,横向则对高中教育阶段结构优化乃至整个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三是高中阶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中具有重要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其实高中阶段教育正是对这类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 

  正因如此,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纷纷聚焦高中改革。2008年美国发布了《改进美国高中行动计划》,2009年法国公布了《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改革方案,韩国推出了《高中多样化300工程》,等等。近年来,美国奥巴马政府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教育,抛弃传统的高中教育定位,充分挖掘高中学段独有的特色功能,将高中与大学、社会联系起来,充分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期,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传统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之后,能否创造人才红利是关键,而对于人才红利的供给来讲,能否办好高中阶段教育至关重要。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带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全国来看,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了87%;从山东省来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已实现了普及目标。所以,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完全具备了应有的环境和条件。 

  基本建立起完善的资助体系,亟待普及高质量的高中教育 

  记者:作为《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目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目前处在哪一个阶段?还需要跨过哪些坎儿?如何加强学生资助从而也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 

  杨银付:199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26%;2000年,这一比率提高到42.8%。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呈加速发展态势,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82.5%,2015年则进一步提高到87%,比2000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世纪之交我国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确定的“基本普及”标准是毛入学率达到85%;2015年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基本普及”标准。而从国际比较看,也已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90%或以上,这将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普及。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总体呈下降态势,但三年之后或有所回升,尤其是着眼2030年和考虑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国家要进一步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当前存在的困难,一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难点在中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和其他教育薄弱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国家支持教育薄弱县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一些中西部省份设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就是旨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二是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仍是短板,特别是缺乏制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以普通高中为例,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2700元,比上年的2742元下降1.55%。一些省份尚无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三是一些城镇高中大班额现象突出,师资结构性缺编,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仍未达到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强。此外,一些地方普通高中仍然存在债务问题。 

  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 

  为了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是继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也体现了“精准”免费、精准扶贫的要求,努力保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免费教育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让13亿中国人有更多的改革发展获得感,彰显了中央惠民生的战略举措。其实,从2010年起,国家就建 

  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面占20%,西部地区达到30%。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国家资助标准又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 

  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这次还提出了“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次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既揭示了我国中职免费的路径选择——目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免费,城市中职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就是这种分类推进路径中的先行部分,同时也显示未来我国中职发展方向是走向免费。实际上,目前在普遍执行全国性政策的基础上,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省份进一步实现了本省份内城乡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免费,国家政策加地方先行政策,目前全国已有90%的中职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将保障和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我国劳动力素质,并支撑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总体上看,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先中职,后普高;先农村,后城市;先贫困学生,逐步扩大范围。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何有质量高水平地普及高中教育2016-3-17 本文被阅读 1313 次

友情链接



·校园招聘 ·人民大学预科班 ·开课吧论坛 ·中考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 ·潍坊招聘网
·鲁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潍坊教育培训网 ·潍坊保安学校 ·山东教育招考院 ·山东家教潍坊站 ·中国高教学信网
 

首页最新新闻最新公告教育新闻成考指南在线教育复习指导历年试题在线咨询在线报名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潍坊高新区渤海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百度潍坊. 中迅网络鲁ICP备16014555号-3
联系电话:0536-8232768 8711200(24小时) 传真:0536-8232768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胜利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南角泰康大厦705室
鲁ICP备案:07023207鲁公网安备 37079002000117号 2213927035  105366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