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注册普通用户

 2016年成人高考报名火热进行中,在2016年实现自己学历和专业的提升与飞跃,给自己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赢得职场竞争中的先机!报名咨询热线: 0536-8232768 (24小时)

 您是第 位客人

 


关注教育对外开放:张开双翼,中国教育更自信

张开双翼,中国教育更自信

  今年年初,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消息让世界沸腾。在美国引力波科研团队中,广州市天河中学的师生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罗家伦。这位天河中学2012届毕业生,现在就读于美国卡尔顿学院,是引力波论文的合作作者之一。  

  中国的人才再一次参与人类突破性的研究,中国的教育也再一次与世界融合。  

  2015年12月9日,《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上被审议通过,赋予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更加重要的意义。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国家使命。  

  “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双向交流、合作共赢”,1月1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的教育要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留学  

  从发展规模到提升质量  

  “当年,学校汇聚了一批从欧美学成归来的青年才俊,他们利用在欧美学到的地质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潜心科研、倾心育人,为学校乃至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老”留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讲述着学校在建校初期的故事。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说,“引进来”“走出去”,新国际形势下,我国近年来的教育对外开放呈现出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的新局面。  

  据教育部国际司统计,从1978年到2015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04.21万人。仅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到52.37万人。  

  这些数字体现出我国的留学规模,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留学输出国的有力证明。  

  2014年12月,新中国第一次以留学工作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各项事业亟需一流高端人才支撑的特殊时期,党中央为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道路上,留学工作也在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不断发挥着它独特的人才培养作用。  

  如今,我国70%以上的985高校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长江学者都有留学经历。这些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中的中流砥柱。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面向世界的出国留学人员正在国家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中,以所掌握的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服务国家建设大局。据教育部国际司2015年统计,当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到40.91万。  

  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与中外友好交往的桥梁,我国的来华留学规模也空前高涨——截至2015年底,我国来华留学累计372万人次,生源遍布203个国家和地区,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达800所。  

  今天,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5年的来华留学生将近40万人,其中来自韩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等5国留学生超过14万人。

  众多来华留学的毕业生中走出了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越南总理阮善仁、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发展中国家领袖。  

  “教育在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世界民心相通方面,具有她独特的优势。因为教育的合作交流是以人文交流为基础的。出国和来华留学生就是文化的传播者、友好的使者和民间的大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规划处处长刘剑青说。  

  “一带一路”  

  与各国教育共同发展  

  2015年初,约旦首相马舍尔会见了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代表团。马舍尔在谈话中表示,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模式,并邀请中国高校在约旦开展职业教育办学,为约旦培养应用人才。  

  其实,不仅仅是约旦,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埃及等10多个国家都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申请。  

  “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也正在通过教育,扎实地推进对外开放,推进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于继海表示。  

  的确,中国教育,秉持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俄罗斯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可谓是“一带一路”教育交流的缩影。据统计,如今中国在俄罗斯留学人员已达2.8万人,俄罗斯在华留学人员也不断攀升,已达1.5万人。在此基础上,中俄双方高校签署了近1000份合作协议,并提出了2020年双边留学总规模达到10万人的目标。  

  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虽然几乎没有直接提到教育二字,但教育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刘剑青说,“五通”首先要民心相通。要实现民心相通,教育应发挥更大作用,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中国教育,正在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人才,沟通民心,为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贡献力量。  

  交流合作  

  谋划国际教育的新格局  

  2015年6月下旬,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中美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共达成119项合作共识。其中,中美教育领域的合作共识43项。  

  从中美省州教育厅长对话等两国教育政策交流,到中方“百千万”计划的引领性示范项目,从美方“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到中美在多个领域签署的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活动。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大背景下,中美教育交流更加细微、更加多元、更加深入。  

  近年来,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相继建立,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外交战略重要支柱。如今,我国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46个部级、司局级磋商机制或联合工作组,与4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更加强劲。64个国家和欧盟已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多达1亿人的汉语学习者正在全球掀起汉语热潮。  

  截至2015年,我国在134个国家设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此外,我国还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

  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稳步走向世界;  

  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创新的模式拓展合作之路。  

  在江苏省的昆山市有一条以美国杜克大学命名的街道——杜克大道。这里正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杜克大学与武汉大学共同筹建的昆山杜克大学所在地。2014年秋季,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新起之秀,昆山杜克大学招收了全球健康、医学物理学和管理学硕士学位第一批研究生。  

  近年来,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示范性中外合作大学在创新办学模式中建立,产生“鲶鱼效应”。截至2015年底,教育部共批准设立237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参与举办的高校590所,在校生规模55万人,高等教育阶段毕业生超过150万。  

  创新交流机制,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培养着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使者;  

  拓宽合作道路,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夯实着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基石。(记者 张东)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稳妥推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进了一批高质量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新设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多所中外合作大学,新增2000多个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持续增多,在满足选择性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等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和项目在境外落地。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设立5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1000多个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国外学习汉语人数达1亿。  

  三是双向留学发展迅速。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完善出国留学的选拔机制和自费出国留学的资助制度,先后推出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生项目等出国留学项目,大力培养国家紧缺人才。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来华留学发展迅速,来华留学学生总数、生源国家数、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数4项指标均创新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  

  可以说,5年来,教育对外开放积极稳妥推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效果不断显现,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专家说】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苗丹国: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稳妥推进,已覆盖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高教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教育外事工作取得多方进展、获得系列突破、迈上新的台阶,各项指标显示出我国教育开放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在过去的5年里,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大大超过自改革开放后32年的总和;国家公派留学8.89万人,年均派出量是此前32年间年均派出人数的3.5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合计160万,是此前32年的2.7倍。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达到202万人之多,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  

  2010年以来,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全国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700个,使得各类项目和机构的总数达到2000多个;另外我国教育机构在境外举办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也在不断增加。此外,汉语教学的对外合作能力不断增强,5年间派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总人数达到数万人之多。  

  回顾过去的5年,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国际化需求,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对于发展教育外交事业并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教育对外开放:张开双翼,中国教育更自信2016-3-16 本文被阅读 1403 次

友情链接



·校园招聘 ·人民大学预科班 ·开课吧论坛 ·中考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 ·潍坊招聘网
·鲁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潍坊教育培训网 ·潍坊保安学校 ·山东教育招考院 ·山东家教潍坊站 ·中国高教学信网
 

首页最新新闻最新公告教育新闻成考指南在线教育复习指导历年试题在线咨询在线报名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潍坊高新区渤海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百度潍坊. 中迅网络鲁ICP备16014555号-3
联系电话:0536-8232768 8711200(24小时) 传真:0536-8232768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胜利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南角泰康大厦705室
鲁ICP备案:07023207鲁公网安备 37079002000117号 2213927035  105366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