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注册普通用户

 2016年成人高考报名火热进行中,在2016年实现自己学历和专业的提升与飞跃,给自己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赢得职场竞争中的先机!报名咨询热线: 0536-8232768 (24小时)

 您是第 位客人

 


论文:生态城市体系建设与城市规划构想-以北京城市为例

论文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 规划体系 规划构想

  论文摘要: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 生态城市内涵与特点

  (一)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二、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一) 建立并完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一般,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作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无限发展,那么如何建立一个令三个制约因素的发展达到最有效的均衡,使得三者组成城市生态系统至于最大化的理想状态,这是目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城市生态化程度分级表

等级
生态值
程度


≥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高


0.5-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高


0.35-0.5
生态城市化程度一般


0.25-0.3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低


≤0.2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差


  如果将社会效益X,经济效益Y,自然效益Z三者均当成变量,将其用数学语言即,在已有的一定条件就是三者应满足函数

  F(x,y,z)=0;生态城市建设就在现有条件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达到相互协调最大化的理想状态。简述即为如设T=X*Y*Z,生态城市则应追求T值最大化。

  那么如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如图1),向量X,Y,Z分别代表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效益值,p1,p2,p3三点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城市,本文搜集列举以北京、大连、杭州三地数据为例;P0,P1,P2三点分别对应的坐标值为(X0,Y0,Z0),(X1,Y1,Z1),(X2,Y2,Z2),P0、P1、P2三个城`O对角线所对应面积来决定,即应该比较x0*y0*z0\x1*y1*z1\x2*y2*z2的大小以确定城市系统综合效益的优劣。


本文选取北京,大连、杭州三个城市分别代表大型城市、中型工业城市和小型特色城市。并分别选择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中的人均GDP、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城市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等典型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列表(*本文数据原始数据采用全国标准统计年鉴(1997-2007))

首先选取各个城市统计年鉴中当年原是值通过数学模型中得到三个城市的现状值,

Qxi=1-(Xsi-Xi)/ Xsi-Min[Xi]

Qyi=1-(ysi-yi)/yi-Min[Yi]

Qzi=1-(Zsi-Zi)/Zi-MIN[Zi]

其中Xsi,Ysi,Zsi,分别指指标的标准值,xi,yi,zi分别代表评价城市选取的现在值;[
数据详列成表。详见表3



Ⅰ 级 指 标
Ⅱ 级 指 标
Ⅲ级指标
标准值(Qj)
现状值(Qi)






指數
單位
北京
大连
杭州



综 合 指 标
社会 (X)
1人口增长率
1.67

0.66
0.44
1





2人均住房面积
14.8
M2
0.33
0.67
1





3人均道路面积
7.5
M2
1
0.69
0.08





5人均生活用水量
0.45
M2
0.33
0.50
1




经济 (Y)
1人均GDP
3.77
万元
1
0.33
0.67





3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7.3
万元
0.33
1
0.02





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749
万元
1
0.51
0.07





5人均利用外资额
484
美元
1
0.42
0.21





7人均储蓄余额
2.61
万元
1
0.09
0.05





8人均旅游收入
167

1
0.94
0.26




环境 (1城市绿地覆盖率Z)

41

0.9
1
0.4





3工业废气处理率
95

0.42
0.67
1





4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
98.8

0.24
0.68
1





5环境噪声达标率
100

0.70
0.25
1





6平均SO2排气量
72.3
Kg/km
0.68
0.24
1



11-6 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 (2006年)


地 区
 
 
 
 
 




建成区面积
征用土地
城市人口
年末实有
年末实有




 
面 积
密 度
房屋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2006年
 
 
 
 
 
 



全 国
33659.8
1396.5
2238.2
1745219.2
1128911.9



 
 
 
 
 
 



北 京
1254.2
 
1093.8
54282.0
31046.0



辽 宁
1859.6
77.2
2271.0
77697.8
47545.7



 
 
 
 
 
 



浙 江
1744.2
135.0
2087.1
94715.9
61571.9





11-5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


 


本表各项指标按全社会范围计算。
 


项 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城市建设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12856
19264
22439
32521
33660


城市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279
322
442
870
2238


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
39.8
57.3
76.6
164.5
174.5


(亿平方米)
 
 
 


年末实有住宅建筑面积
20.0
31.0
44.1
107.7
112.9


(亿平方米)
 
 


城市供水、燃气及集中供热
 


全年供水总量 (亿立方米)
382.3
481.6
469.0
502.1
540.5


#生活用水
100.1
158.1
200.0
243.7
222.0


人均生活用水 (吨)
67.9
71.3
95.5
74.5
68.7


 


 
 


用水普及率 (%)
48.0
58.7
63.9
91.1
86.7


 
 


人工煤气供气量 (亿立方米)
174.7
126.7
152.4
255.8
296.5


#家庭用量
27.4
45.7
63.1
45.9
38.2


天然气供气量 (亿立方米)
64.2
67.3
82.1
210.5
244.8


#家庭用量
11.6
16.4
24.8
52.1
57.3


液化石油气供气量 (万吨)
219
0
488.7
1053.7
1222.0
1263.7


#家庭用量 (万吨)
142.8
370.2
532.3
706.5
693.7


 


 


供气管道长度 (万公里)
2.4
4.4
8.9
16.2
18.9


燃气普及率 (%)
19.1
34.3
45.4
82.1
79.1


集中供热面积 (亿平方米)
2.1
6.5
11.1
25.2
26.6


城市市政设施
 


年末实有道路长度 (万公里)
9.5
13.0
16.0
24.7
24.1


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 (公里)
3.1
3.8
4.1
6.9
6.5


年末实有道路面积(亿平方米)
8.9
13.6
19.0
39.2
41.1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
3.1
4.4
6.1
10.9
11.0


城市排水管道长度 (万公里)
5.8
11.0
14.2
24.1
26.1


城市排水管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4.5
5.7
6.3
7.4
7.8


城市公共交通
 


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 (万辆)
6.2
13.7
22.6
31.3
31.6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标台)
2.2
3.6
5.3
8.6
9.1


 
 
 


出租汽车数 (万辆)
11.1
50.4
82.5
93.7
92.9


城市绿化和园林
 


城市绿地面积 (万公顷)
47.5
67.8
86.5
146.8
132.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1.8
2.5
3.7
7.9
8.3


公园个数 (个)
1970
3619
4455
7077
6908


公园面积 (万公顷)
3.9
7.3
8.2
15.8
20.8


城市环境卫生
 


生活垃圾清运量 (万吨)
6767
10671
11819
15577
14841


粪便清运量 (万吨)
2385
3066
2829
3805
2131


 


 


每万人拥有公厕 (座)
3.0
3.0
2.7
3.2
2.9


 
 
 


 
 
 
 
 
 


 





  从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指标值表(表3)来看 三大城市排序为北京、杭州 、大连三个子系统的指标值均较高 也较为均衡 其综合指标值最大 、而北京综合得分值比大连高则完全得益于其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得多的结果比。

  三、小结

  生态城市应追求城市社会 、经济 、自然的协调发展 任何只管一方面而不顾其余的做法都是应予摒弃的 、本文在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 建立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及其运算的系统模型 并以此对北京 、杭州和大连三个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说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1)王如松. 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0 20(5) 830- 840.

(2)解振华.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 环境保护 (总第315 期) : 3 - 8.

(3) 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黄肇义、杨东援.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

(5)柏益尧、李海莉、左玉辉. 构建生态城市的基本生态框架

(6)全国标准统计年鉴(1997-2007))

论文:生态城市体系建设与城市规划构想-以北京城市为例2009-6-9 本文被阅读 2311 次

友情链接



·校园招聘 ·人民大学预科班 ·开课吧论坛 ·中考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 ·潍坊招聘网
·鲁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潍坊教育培训网 ·潍坊保安学校 ·山东教育招考院 ·山东家教潍坊站 ·中国高教学信网
 

首页最新新闻最新公告教育新闻成考指南在线教育复习指导历年试题在线咨询在线报名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潍坊高新区渤海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百度潍坊. 中迅网络鲁ICP备16014555号-3
联系电话:0536-8232768 8711200(24小时) 传真:0536-8232768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胜利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南角泰康大厦705室
鲁ICP备案:07023207鲁公网安备 37079002000117号 2213927035  1053667190